跳转到路径导航栏
不支持Flash
跳转到正文内容

吉野家顾问当了驻华新大使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10年06月28日11:22  环球人物杂志

  吉野家顾问当了驻华新大使

  《环球人物》杂志驻日本特派记者  于青

  《环球人物》杂志驻日本特约记者  萨苏

  在中国,很多人都熟悉一家名为“吉野家”的连锁餐饮店,在2010年7月以后,“吉野家”将与中日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联系在一起,因为它曾经的老板、伊藤忠商事顾问丹羽宇一郎将成为日本下任驻华大使。

  伊藤忠商事在中国的投资包括纺织、电子、食品、物流等领域,吉野家、华堂等都是其子公司。6月15日,日本政府宣布,现年71岁的丹羽宇一郎将被任命为新任驻华大使。丹羽最快将于7月到华赴任,他也由此成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后,首位出任驻华大使的民间人士。

  为什么是他

  对于这一任命,日本舆论不免感到惊讶。原外务省官员天木直人说,以前由民间人士担任大使的例子不是没有,不过,那些“大多是在没有什么事务需要处理的小国,不过是装饰性而已。在中国一类的大国这样做,还是第一次。”在日本外交界,驻中国大使是一个重要职位,往常人选一般都是由外务省直接推荐指定,其范围主要是外务省内熟悉中国事务的官员。

  丹羽此次出任驻华大使与外相冈田克也不无关系。2009年鸠山由纪夫内阁成立之初,时任外相的冈田就曾考虑过起用丹羽,但并没有成功。不过,这次他成功了。冈田对任命丹羽给出的解释是:“我一直考虑要跳出外交官的狭小范围,在更广阔的空间选择合适的人选。这将给外交界带来刺激,有助于活跃整体气氛。”

  但是,丹羽的任命显然并不完全是为了“活跃气氛”,有分析说,丹羽此次被任命,主要是因为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仍未根本好转的情况下,日本政府必须重视与各个国家加强经济交流。在内阁人事任命上,首相菅直人重视大使人选的经济潜能,因此,丹羽才会被推到驻华大使这一位置上。

  “书店家的孩子”

  丹羽1939年1月29日出生于名古屋市中川区下之一色町。丹羽家曾经营着一家名为“正进堂”的书店,是其所在街区唯一的一家书店。

  因为家里经营书店,丹羽从小就对读书有着浓厚的兴趣,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“书店家的孩子”。丹羽所住街区渔民很多,孩子们的学习风气并不浓,唯有“书店家的孩子”,小学六年一直保持着成绩全优的纪录。

  进入中学后,一些谈情说爱的书籍,丹羽也比其他同学读得早、读得多。当时这类图书被认为是“禁书”,警察有权收回。对此,年纪轻轻的丹羽很是愤愤不平:如果是坏书,就应该当场烧毁或撕毁,如果警察没收后自己拿回家去看,太不公平了。

  从小养成的读书习惯,丹羽至今未变。他认为每周读三本书是很平常的事情。丹羽总结的读书经验是,买了书,如果不马上读,可能一放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。“读书是与吃饭、洗脸一样的日常生活必做之事”。为此,他后来还有意把自己的住宅搬到电车的始发站或终点站,理由是始发站上车就有座,可以坐着安心读书。

  1962年,丹羽从名古屋大学毕业,由于他参加过学生运动,因此,找工作时频频受挫。有一天,他听说有一家叫伊藤忠商事的公司在招人,他都懒得了解这家公司的情况就去应试。没想到居然成功了。事后,父亲问丹羽:“你准备去什么企业?”丹羽回答:“一家小公司。”他不知道,伊藤忠商事在当时已是包括三菱、三井、丰田等在内的日本七大工商企业之一。

  丹羽被录取后,最高兴的是丹羽的母亲,她以为孩子可以从此走上正路了。多年后,丹羽也说,那个时候很有为母亲找工作的感觉,“我当时只是想尽快离开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没有离开过的名古屋,去哪里都可以。”

  中国给了他机会

  1962年,被伊藤忠商事录取后,丹羽来到东京上班。前两个月,丹羽做的都是抄写文件、文件复印等简单工作。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让丹羽索然无味,他一度打算辞职去考律师,但一想起母亲在他找到工作后的喜悦和期待,丹羽又不忍心了,只好继续忍耐下去。

  由于没有在伊藤忠商事干一辈子的打算,丹羽把挣到的工资,除了吃饭,交房租,剩下全部买了书。丹羽喜欢喝酒,有好几次,他休息日把衣服泡进洗衣机后去喝酒,结果晚上回到家忘了白天洗衣的事,第二天又照常上班,衣服丢在洗衣机里泡一周都臭了。衣服忘了洗,袜子反复穿,有时候实在不行就去借同事的袜子,甚至发生过和同事都穿不同颜色袜子的事情。

  这样的情形没过多久,丹羽自己也受不了了。工作的第二年,他就和在大学认识的女朋友结了婚。婚姻多少改变了他。婚后,他全身心投入工作,因为表现出色,1980年,丹羽被任命为伊藤忠商事在中国的第一任总经理。

  来到中国后,丹羽看到了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。他一方面积极游说公司上层,为中国分部的发展争取资金和人员支持;另一方面,又积极拓展中国市场,在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等地开设分公司。丹羽在中国的成功为他在伊藤忠商事赢得了尊敬。1998年,丹羽当选社长。在他的带领下,伊藤忠商事于2000年实现了该公司历史上最高利润纪录。2004年,丹羽就任公司董事长。今年4月,他辞去董事长职务,退任为公司的最高顾问。

  吉野家在中国的业务扩展离不开丹羽的努力。丹羽对吉野家也情有独钟。据说,他曾把吉野家的盒饭当成午餐。1992年,吉野家在北京开设了其中国大陆的首家分店,目前,吉野家已在中国设有150多家分店餐厅。

  要和中国搞好关系

  由于长期的接触,丹羽对中国有着更多的了解。在今年7月号的日本《文艺春秋》杂志上,丹羽发表了一篇长文表达对中国的看法。丹羽丝毫不掩饰他对中国经济的乐观预期:“我从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开始关注中国经济发展。1999年我担任北京市的经济顾问,那几年每年都访问中国,亲身感受其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。我得出的结论是,中国经济既没有‘泡沫’,今后也将持续增长。”

  在谈及他即将到任的中国,丹羽表示,他将把发展经济交流作为日中关系的主流,在他看来,“不和中国搞好关系,日本的路就走不下去”。

  丹羽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研究。他曾说,中国重视孔子的“仁义礼智信”,“仁”是爱,“信”是信任。一旦得到信任就能建立牢固关系,如同家族成员一样相互信任、携手合作。这或许能代表他未来的工作方向。未获《环球人物》杂志事先书面许可,任何媒体不得转载《环球人物》杂志图片及文字内容,违者《环球人物》杂志将追究其侵权责任。

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

Powered By Google
留言板电话:010-82612286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10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